父亲抓着我的手按进显影液,严肃又认真地跟我说:“记住这灼烧感,照片的魂就在这痛里。
”那时候,我疼得直咧嘴,可现在回想起来,却觉得那是父亲留给我的特别的记忆。
车轮碾过经幡影子的时候,林鹿摇下车窗,晨雾像刚揭盖的蒸笼,“呼”地一下扑进来,
带着股潮湿又清新的气息。她伸手截住一缕雾气,笑着说:“来,用舌尖接,
海拔每升五百米,湿气就多三分冰糖味儿。”我学着她的样子,伸出舌尖,
真尝到凉丝丝的雾里有丝丝甜,这味道,像童年偷舔的麦芽糖,甜滋滋的,
满是幸福的回忆;又像暗房里融化的定影液,带着点说不出的奇妙感觉,
一下子把过去和现在连在了一起。松赞林寺的金顶刺破云层的时候,
我的哈苏相机突然闹起了脾气,怎么都不听使唤。林鹿蹲在玛尼堆旁,
手里的绣花针在泛黄的地图上跳着踢踏舞,一上一下,不一会儿,
补全的藏式门楑纹样就和她包上烧焦的图案严丝合缝地对上了,就像原本就是一体的。
转经筒的铜锈味悠悠地飘来,她突然像被施了定身咒,僵成了一尊泥菩萨,
连针尖在食指上戳出粒血珠子都没察觉。“转经筒经文转一圈,能否超度亡魂?”她轻声问,
声音轻得就像煨在炭灰里的栗子,突然爆开,烫人心惊。我一下子就想起父亲下葬时,
母亲非要往棺材里塞整套冲洗设备,哭着说暗房的红灯能照出来世的路。
那场景太刻骨铭心了,当时我心里又悲痛又疑惑,现在听林鹿这么一问,
那些复杂的情绪又都涌了上来。殿角的铜铃“叮咚”作响,林鹿像只受惊的兔子,
“嗖”地蹦起来,刺绣包没拿稳,掉出半截焦木簪。我赶紧弯腰去捡,
这才看见她绣的地图上洇着一团深褐痕迹,颜色深得就像那年暗房里打翻的显影剂,
触目惊心。“那位置,是不是十年前独克宗古城火灾的地方?”话一出口,我就后悔了,
瞧她绣到一半的东巴文“归”字上,正落着新鲜的血渍呢,这问题问得太不是时候了,
像在她伤口上撒盐。暮色把经幡染成...
幸安康
叫我丽姐
三月逢春意
成芊羽
零度幻想家
自折木马牛
kanaduo
kanaduo
卡庐
东方初晨
离亭燕不等
南闽的巴桑
巡音
易水东流